话术大全
  • 销售话术
  • 汽车话术
  • 房产话术
  • 客服话术
  • 电销话术
  • 保险话术
  • 理财话术
  • 邀约话术
  • 招聘话术
  • 赞美话术
  • 招生话术
  • 淘宝话术
  • 面试话术
  • 回访话术
  • 导购话术
  • 贷款话术
  • 微商话术
  • 催款话术
  • 聊天话术
  • 促销话术
  • 招商话术
  • 微信话术
  • 投资话术
  • 自媒体话术
  • 销售管理
  • 销售技巧
  • 网络营销
  • 营销方案
  • 渠道销售
  • 团队建设
  • 团队精神
  • 团队口号
  • 团队名字
  • 执行力
  • 心态管理
  • 团队协作
  • 提成方案
  • 管理系统
  • 出差管理
  • 销售利润率
  • 会议营销
  • 销售必备
  • 销售故事
  • 销售口号
  • 销售书籍
  • 销售名人
  • 销售名言
  • 销售计划
  • 销售总结
  • 销售合同
  • 祝福短信
  • 销售心得
  • 销售日志
  • 销售心理学
  • 销售视频
  • 促销方案
  • 推广方案
  • 年会方案
  • 培训方案
  • 活动方案
  • 拓展方案
  • 营销策略
  • 销售流程
  • 售后服务
  • 职场天地
  • 职场法则
  • 职业规划
  • 面试技巧
  • 职场故事
  • 住房公积金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医疗保险
  • 养老保险
  • 劳动法规
  • 感谢的话
  • 时间管理
  • 升职加薪
  • 跳槽攻略
  • 拓展心得
  • 职场英语
  • 创业故事
  • 就业前景
  • 职场维权
  • 职场笑话
  • 企业管理
  • 岗位职责
  • 员工手册
  • 员工福利
  • 规章制度
  • 绩效管理
  • 企业文化
  • 领导艺术
  • 企业战略
  • 品牌经营
  • 人力资源
  • 财务管理
  • 工作管理
  • 小游戏
  • 辞职报告
  • Excel教程
  • 转正申请书
  • Word教程
  • PPT教程
  • WPS教程
  • 表扬信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放假通知
  • 工作证明
  • 离职证明
  • 竞聘演讲
  • 领导致辞
  • 员工评语
  • 开场白
  • 自荐信
  • 求职信
  • 请假条
  • 任命通知书
  • 检讨书
  • 励志名言
  • 青春励志
  • 励志口号
  • 励志演讲
  • 励志作文
  • 高考励志
  • 名人名言
  • 励志签名
  • 励志英语
  • 励志格言
  • 励志语录
  • 励志网名
  • 励志对联
  • 励志诗句
  • 座右铭
  • 励志歌曲
  • 励志人物
  • 励志电影
  • 励志故事
  • 为人处事
  • 经典台词
  • 人生哲理
  • 励志书籍
  • 演讲口才
  • 销售口才
  • 领导口才
  • 职场口才
  • 名人口才
  • 主持人口才
  • 恋爱口才
  • 演讲手势
  • 即兴演讲
  • 少儿口才
  • 口才训练
  • 消除紧张
  • 礼仪大全
  • 商务礼仪
  • 会议礼仪
  • 坐姿礼仪
  • 礼仪常识
  • 个人礼仪
  • 社交礼仪
  • 服务礼仪
  • 涉外礼仪
  • 着装礼仪
  • 电话礼仪
  • 西餐礼仪
  • 中餐礼仪
  • 面试礼仪
  • 公关礼仪
  • 鲜花礼仪
  • 握手礼仪
  • 接待礼仪
  • 敬酒礼仪
  •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2-04-24  热度: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一):难忘的岁月
      
      朱绍轩
      
      近日,一口气观看完了十集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
      
      2013年,当得知《永远的铁道兵》即将开拍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它早日完成。而今,这部片子终于以恢弘的气势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实在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诞生于1948年。在炮火连天的解放战争年代,"仗打到哪里,铁路就抢修到哪里";在朝鲜战争时期,建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共和国成立以来,鹰厦铁路、嫩林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等干线铁路都洒下过铁道兵官兵的鲜血和汗水,神州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叶剑英元帅的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已经成为铁道兵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毛泽东曾经为铁道兵题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铁建重点工程时也高度评价说:铁道兵是支能干的队伍,对祖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永远的铁道兵》以丰富的内容、珍贵的画面记录了铁道兵以及转工后的中国铁建的辉煌历史。看着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又一次将我带进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记得那是1978 年底,我交出了教师的证件,穿上了绿色的军装,从云贵高原那十万大山中走了出来,经过几日的长途旅行,到达了青海省的互助县。在那里,我们经过了极为紧张的三个月军训后,一列货车将我们拉到了一个叫德令哈的地方,真正开始了铁道兵的生活。
      
      我所在的连队属于半机械化连队,也就是说一部分战士要参加干体力活,一部分人属于机械司机,是配属自己连队或配属其它连队施工。我们连的主要任务是配属我们营修建当时全国第一座无渣无枕铁路大桥-----巴音河大桥。
      
      记得第一天上班,是和大家一起往桥上抬人行道上的预制板并负责把它安放好。一块预制块一百来斤,两个人抬着爬坡上桥已经不易,但高原的气候又给人们增加了一道道的难题。"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就是我一到连队便从老兵那里了解了的。上午还好,一到下午,那风一刮,沙石四起,直打得人的脸生疼,加之氧气大约只有内地的80%,干上一天活回到宿舍后,自己早已四肢无力。然而,军人的身份和使命时刻在告诫着自己:必须挺住!连苦都吃不了,还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吗?!尽管新兵训练的三个月,我们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一名年轻的孩子到一名士兵的过渡,但当严酷的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真真实实地成为我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考验时,那确实需要特有的意志和毅力!(www.huamate.com)由于高原反应,没有多久,我们这些新兵便出现了几大症状:原来白白嫩嫩的脸很快变粗燥了;嘴唇大都裂开了口;手指甲变得凹陷进去了;有的战士鼻子经常流血。当生存都需要面临考验的时候,工作就绝对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战斗!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偏偏落到了我的头上,成为我作为军人以来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那是一个狂风大作的下午,我和一位战友正抬着预制块行走时,突然,拴抬预制块的铁丝断了,预制块一下砸到地上,再一滑,一角砸在了我的右脚掌上,虽然我们穿的都是很结实的大头皮鞋,但我的右脚拇指还是感到了一阵钻心的疼。战友连忙问我是否被砸坏了。"没事".我蹲在地上缓了一会后又继续工作开了。但是,每走一步,我都觉得有万根钢针在往脚上扎!战友说:"坚持不住就休息吧。"可是,我清楚地记得,早上的早操过后,连首长做了一场动员,意思是施工任务很紧,为了早日建成青藏铁路,上级要求各单位必须广泛发起施工大战,现在全营都在紧张的大干之中,我们三连更不能落后,要在艰巨的任务面前,发扬铁道兵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打出连队的威风来,并下达了当天的工作计划,要求我们只能超额完成,绝不能拖欠任务!要知道,作为军队,作为军人,这就是命令。看着其他的战友们都在紧张地奋战着,我怎能当"逃兵"呢!"轻伤不下火线!"这是军人最起码的觉悟。我把牙一咬:"没问题,上!".
      
      那天收工回连队后,我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将大头鞋脱下来一看,天哪,我的右脚拇指又紫又青又肿!我赶紧到医务室让卫生员给我擦了些药水,并装出无所谓的样子,求卫生员不要说出去。
      
      那一夜,我在极度的痛苦中坚持。
      
      再后来的几天,我在极度的疼痛中坚持!
      
      那一个月,我们连在全营打了一个漂亮仗,所有任务全部超额完成!而我,也因表现突出而受到了连嘉奖。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名言。我那时倒是没有当将军的志气,但是,这个连嘉奖并没有让我感到满足。一次,我同一个好战友交谈时,大胆地"吹"出了一句:"下一步,我一定要将立功喜报寄回家!否则,枉当铁道兵一场,枉在青藏线干一场!".朋友瞪大了眼睛:"你?能行吗?! "
      
      也许是我的工作表现还不错,也许是在我们同年度入伍的士兵中,我还有些文化,我在班里没干多少时间,就被调到勤杂排学干材料员工作了。在连队,这属于一个较为轻松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连长李世林告诉我,这项工作不仅很重要,而且也不是轻易就能够干好的,希望我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干出点成绩来。我有两位师傅,一位是七一年入伍的四川蓬溪籍老志愿兵李荣忠,多年的高原生活,使他得了严重的关节炎,走路已经不方便了,可他总是那么细心地对我进行传帮带。年轻的一位师傅是比我早入伍三年的河北籍士兵,工作风风火火,有意识地让我单独开展工作、锻炼我。在我当材料员不到两个月后,基本上就是独当一面,负责全连所有机械配件和施工材料的申请、领取、采购、保管和发放。为了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材料员,我夜以继日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为了保障后勤供给,我经常是自己推着手推车到几公里以外的团仓库或者海西州的城里去领取或采购物资。多少次,我顶着寒风奔走,多少次,我冒着大雨前行,多少次,我在冰天雪地里劳作,我用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为青藏线的建设发挥着一粒道渣的作用。为了使我的业务技术精益求精,连队那三大间库房成了我的练兵房:帐帐相符、帐物相符是材料员的基本要求,为此,我总是加班加点清仓盘点;为了满足战备需要,我主动练习着一系列基本功:比如,把眼睛蒙上,在库房里走几步手一伸就能拿到某个配件、别人领料时,能马上知道要领的材料在几号房、几号架、几层、第几号位置等、像轴承等一些比较精密和形状差异很小的零配件和材料,不用眼看用手一摸就能知道它的型号等。在较短的时间里,我,练就了被大家广为赞誉的"绝活".七九年下半年,铁道兵第十师组织全师装备大检查和评比,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检查考评材料员的"五项全能".当检查组的首长们来到连队时,连长和指导员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们连的装备管理多年没有受到表扬了,这回就看你的了!";我一个新兵,没有见过那么多首长,而且还要接受检查,心里有些慌慌的。但是,我知道,慌是没有用的,我必须勇敢地接受这次考验!
      
      经过一番严格的检查考核后,我最终以96.25分的好成绩,夺得了全师个人"五项全能"评比的第二名!被组织安排到了青海省乌兰县我们师部的大礼堂交流我的经验;团里给我记了一次三等功!
      
      从1978年底到1984年元月一日,我在铁道兵的军营里工作生活了整整五年。五年中,虽然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在一项项艰巨的任务面前,我和战友们发扬铁道兵的精神和传统,拼搏过,奋斗过,在人生的履历上写下了难忘的一笔。五年的岁月,永生难忘,五年的岁月,永不后悔!而今,我已经是将近六十岁的人了,但我会牢记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铁道兵精神万岁!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二):军歌嘹亮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在激昂澎湃的《铁道兵志在四方》歌声中,渲染着历史的厚重,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给予了我曾所未有的感动。
      
      又是新的一天,重拾心情,在歌声的传唱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早上8点,迎着晨曦,我们一如既往的集结队伍,开始数百日如一日的晨会。在工位长张秀文师傅的领唱下,大家齐声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周围养路机械的鸣笛声、风管里传来的沙沙声、打磨机发出的吱吱声,即便整个车间里交杂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始终没有掩盖住我们这个队伍激昂的歌声。
      
      忽然间,我原本以为只有在学生时代才会有的集体荣誉感汹涌而出。从刚来到车间至今的所有工作画面在脑海里不停的浮现,我才发现,"团结"这个词其实自始至终都在我们这个队伍里轮番演绎着。如果不是"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又怎么能在一无所有的车架推进车间的几天内就让它拥有"生命";如果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又怎么能在交货期前圆满的完成制造任务;如果不是"一人计短、百人计长",我们又怎么能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互相交流寻找对策。
      
      现在,中国铁建已是世界500强第80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不就是因为全体职工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上下齐心、团结合作,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同心协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面对所有的困难。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但是个人分工也只能成为形式,唯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在当今这个时代,一个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人,是不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我们只有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工作、完善自己。
      
      "同志们啊,迈开大步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一曲结束,"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的含义更加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总装分厂这样的集体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吗?这样的团队精神不就是我一直渴望感受到的吗?
      
      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够继续发扬铁道兵的精神,团结一心,勇往直前,携手共创新的未来!
      
    转发.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图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