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术大全
  • 销售话术
  • 汽车话术
  • 房产话术
  • 客服话术
  • 电销话术
  • 保险话术
  • 理财话术
  • 邀约话术
  • 招聘话术
  • 赞美话术
  • 招生话术
  • 淘宝话术
  • 面试话术
  • 回访话术
  • 导购话术
  • 贷款话术
  • 微商话术
  • 催款话术
  • 聊天话术
  • 促销话术
  • 招商话术
  • 微信话术
  • 投资话术
  • 自媒体话术
  • 销售管理
  • 销售技巧
  • 网络营销
  • 营销方案
  • 渠道销售
  • 团队建设
  • 团队精神
  • 团队口号
  • 团队名字
  • 执行力
  • 心态管理
  • 团队协作
  • 提成方案
  • 管理系统
  • 出差管理
  • 销售利润率
  • 会议营销
  • 销售必备
  • 销售故事
  • 销售口号
  • 销售书籍
  • 销售名人
  • 销售名言
  • 销售计划
  • 销售总结
  • 销售合同
  • 祝福短信
  • 销售心得
  • 销售日志
  • 销售心理学
  • 销售视频
  • 促销方案
  • 推广方案
  • 年会方案
  • 培训方案
  • 活动方案
  • 拓展方案
  • 营销策略
  • 销售流程
  • 售后服务
  • 职场天地
  • 职场法则
  • 职业规划
  • 面试技巧
  • 职场故事
  • 住房公积金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医疗保险
  • 养老保险
  • 劳动法规
  • 感谢的话
  • 时间管理
  • 升职加薪
  • 跳槽攻略
  • 拓展心得
  • 职场英语
  • 创业故事
  • 就业前景
  • 职场维权
  • 职场笑话
  • 企业管理
  • 岗位职责
  • 员工手册
  • 员工福利
  • 规章制度
  • 绩效管理
  • 企业文化
  • 领导艺术
  • 企业战略
  • 品牌经营
  • 人力资源
  • 财务管理
  • 工作管理
  • 小游戏
  • 辞职报告
  • Excel教程
  • 转正申请书
  • Word教程
  • PPT教程
  • WPS教程
  • 表扬信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放假通知
  • 工作证明
  • 离职证明
  • 竞聘演讲
  • 领导致辞
  • 员工评语
  • 开场白
  • 自荐信
  • 求职信
  • 请假条
  • 任命通知书
  • 检讨书
  • 励志名言
  • 青春励志
  • 励志口号
  • 励志演讲
  • 励志作文
  • 高考励志
  • 名人名言
  • 励志签名
  • 励志英语
  • 励志格言
  • 励志语录
  • 励志网名
  • 励志对联
  • 励志诗句
  • 座右铭
  • 励志歌曲
  • 励志人物
  • 励志电影
  • 励志故事
  • 为人处事
  • 经典台词
  • 人生哲理
  • 励志书籍
  • 演讲口才
  • 销售口才
  • 领导口才
  • 职场口才
  • 名人口才
  • 主持人口才
  • 恋爱口才
  • 演讲手势
  • 即兴演讲
  • 少儿口才
  • 口才训练
  • 消除紧张
  • 礼仪大全
  • 商务礼仪
  • 会议礼仪
  • 坐姿礼仪
  • 礼仪常识
  • 个人礼仪
  • 社交礼仪
  • 服务礼仪
  • 涉外礼仪
  • 着装礼仪
  • 电话礼仪
  • 西餐礼仪
  • 中餐礼仪
  • 面试礼仪
  • 公关礼仪
  • 鲜花礼仪
  • 握手礼仪
  • 接待礼仪
  • 敬酒礼仪
  • 一堂"271高效课堂"观摩课观后有感

    发表时间:2022-04-24  热度:
    一堂"271高效课堂"观摩课观后有感   "翻转课堂"真的能颠覆传统课堂吗
      
      ――一堂"271高效课堂"观摩课观后有感
      
      黄炜红
      
      (福建省惠安县第一中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课堂教学较之以前更具活力。然而,形式热闹的课堂,效率真的就提高了吗?2014年12月19日笔者在福建省长乐一中观摩了一堂《荷塘月色》,深有感触。它是由来自山东昌乐二中的一位教师执教的,展示该校创立的"271高效课堂"理念。
      
      本堂课流程大致如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在前黑板的右侧板书"学习目标":(1)理清脉络,把握感情基调,理解主旨。(2)诵读品味,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3)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表述美。
      
      2.教室的课桌椅围成七人小组。
      
      二、教学步骤
      
      1.经典回顾,课件展示,学生齐声朗读:《春》的片段、《背影》的片段。
      
      2.导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1)品味美:那荷塘、那月色告诉你的,请你告诉每一个人……(播放背景音乐)
      
      要求:①整理自己在预习中评点的语句,选择最有感触的语段,大声朗读。
      
      ②体会朗读技巧,注意情感的表达。
      
      (分别有三位学生朗读了他们喜欢的语段。教师给这三位同学所在的组各加了3分,不作任何评价和指导)
      
      3.探寻美。
      
      活动一:小组内部交流探究问题,然后交流自主预习中发现的美。
      
      要求:①感情基调和文章主旨。(注意:景物特点和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
      
      ②作者如何表现美的。(写景顺序、观察角度、特定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考虑)
      
      ③通过文本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全班同学站立,当堂"热烈"讨论5分钟)
      
      活动二:同步原生态展示。
      
      (不同组的代表分别到前后黑板,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教师几乎无需点评,给各小组加分)
      
      活动三:慢慢走,欣赏啊。
      
      (教师通过PPT展示有关荷花的各种图片)
      
      4.教师总结。(教师通过PPT展示)
      
      《荷塘月色》艺术之美看过来,
      
      手法多样――鲜明的比喻、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
      
      语言传神――动词、叠词的运用,顺序井然、写景角度多变。
      
      三、拓展训练,我手写我心
      
      让学生朗读自己模仿该课写法写的《我的校园》片段。
      
      四、教师给七个小组颁发奖品,每组一本小字典
      
      (整堂课拖延了10分钟下课)
      
      课堂气氛热闹,课堂容量很大,本来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的知识点在一堂课上全部展示完毕。观后我却陷入了思考,这样的课堂就是我们要的高效课堂吗?它真的可以颠覆传统课堂吗?
      
      回视"271高效课堂"的含义,其中"学习内容"是,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教师教会。"学生组成"是,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时间分配"是,20%(约10分钟)是教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约30分钟)是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约5分钟)是学生总结反馈,当堂检测。
      
      对照这堂课,笔者有几点疑惑。
      
      1.70%的知识真的是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获得的吗?他们人手一册学习参考书,而在前后黑板展示的讨论成果又"完美无瑕",几乎就是参考答案,教师无需做任何点评。这种照搬照抄的答案,可以等同于学生获得的知识吗?
      
      2.这样的分小组"讨论"真的能"消灭"学困生,充分体现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吗?该模式意在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的70%的优秀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同时把原来10%的学困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理论上"消除"学困生。可是,我们在现场看到更多的是"旁观"的学生,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学生在"表演".
      
      3.教师的"点拨、激励",学生的"质疑、拓展",在这堂课根本看不到,只看到教师通过PPT展示的优美图片和学生在前后黑板展示的"正确答案".教师的语言魅力和语文素养全然不见,只是一个"旁观者".
      
      4.这堂所谓的"高效课堂"容量确实很大,不可否认,教师在课前设置的预习学案一定也是花了一番心思,但是,学生必须花费几倍于课堂的时间在预习、自学上。如果每一科都是这样,学生哪来那么多的课外时间?不管什么教学形式,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所提倡的高效课堂,是向课堂40分钟或45分钟要效率,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
      
      学生热烈讨论、精彩展示的背后似乎有一些遗憾,知识的问题化导致了课堂的模式化,琅琅的读书声减少了,含英咀华的时间也减少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智慧碰撞不见了,语文课的美感体现不出来了。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学过之后,学生很可能只是收获了一些冷冰冰的知识碎片。那种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同语文课文进行着对话交流、感情融入、智慧碰撞而产生的陶醉和审美快感体验,在这堂"翻转课堂"中荡然无存,那么,这样的"翻转课堂"真的能颠覆传统课堂吗?
      
    转发.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图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