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影评(一)
早就注意到《地心引力》要在中国上映的海报,一直关注其上映日期。就在这部这部片子上映没几天(11月19日在国内公映),我与我们家的公子――另一位太空迷一起到电影院先睹为快了。
电影故事线索很简单。美国男宇航员Matt Kowalsky和女宇航员Ryan Stone出舱修复哈勃望远镜,俄罗斯自毁其秘密通信卫星,导致爆炸的碎片不断撞击太空的其他卫星和设施并发生连锁反应。这些飞来的碎片撞击太空站,除了两名主角外,其他人魂断太空。于是,两名主角想方设法回到地球,遭遇了重重险情,Matt为了能让Ryan顺利登上俄罗斯废弃空间站,牺牲了自己。Ryan凭借自己的勇气和能力进入中国的天宫一号,最终成功乘坐神舟返回地球。电影刚开始,注入了非常不错的科幻镜头,长镜头在在地球背景的衬托下飘忽游荡,让观众也似乎体会到了失重的感觉;剧中人物的轻松对白和幽默调侃,也显得井然有序,总之,虽然是身处危机四伏的外太空,但营造出了一种别样的安全感。直到这种安全感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地面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来,剧中角色开始还怠慢着这条消息,但很快卫星碎片就迎头飞来,打破了这种安全感,还原了天空的险恶环境。此时,镜头快速切换,音乐也变得急促,观众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之后就一直处于这种紧张的亢奋之中。电影的时间很短,只有90多分钟,因此一切都非常紧凑,毫无拖泥带水之嫌。
不知道剧本作者是否在角色名字上下了功夫,看女主角的名字就非常考究,居然叫Ryan Stone,要知道Ryan可是美国男孩子的名字!我猜测这是有用意的:Stone是石头的意思,家喻户晓的美国经典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也定性了Ryan这个名字的男性特质。因此,用这个名字送给该片具有普通中年女人情怀的女汉子,是再合适不过了。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地心引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一号”的出现,这个来自中国的太空实验站和上面神舟返回舱是女主角最后的救命稻草,换言之,中国的科技成果客观上拯救了美国航天员,这或许会让看多了“美国人拯救世界”的中国观众为之振奋。
我觉得这部片子,最值得称道之处是:虽然整个情节是虚构的,但却让人感觉到非常真实,因为其中的许多故事是在外太空飞行中极可能碰到的问题。绝对不像其他的一些科幻片,以一些不可能存在的怪物,或者过于强大的某种力量,或者直接弄得像某些游戏的片头来吸引观众眼球――最后不知道是科幻还是神话。当然,我和儿子也发现了影片在太空科学常识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虽然片名叫《地心引力》,但这部片子主要的场景却是在失重状态或者零重力条件下的发生的,因此用《零重力》或者《重返地球》可能会更好一些;观看之中,我就对影片哈勃望远镜的轨道有怀疑,怎么国际空间站和天宫一号处于同一轨道了?之后做了一下功课,证明了我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为417-420公里,天宫一号为343公里,而哈勃空间望远镜为589公里,三者之间不可能遥遥相望;女宇航员的长发没有扎起,在失重条件下居然没有飘浮起来,其穿着也不符合宇航员的规范,居然脱下宇航服就是背心,而且连袜子也没有穿;离地面数万公里的高轨通讯卫星碎片是如何进入数百公里的轨道?返回舱刚落地不久,女主角就有力气游泳,还可以站起来。尽管有这些硬伤,但与影片的整体情节和特效相比,算不了什么,是瑕不掩瑜。
在我们看完电影,刚写完这个影评,准备发上来时,突然发现上周出版的Nature(2013-11-21)中,居然也有两篇文章报道这部电影,这是绝无仅有的。其中一篇社论是“Space spectacular(空间壮举)”,并在文章开头强调:Nature一般是不做影评的,但《地心引力》实在是太棒了(Nature doesn’t usually do film reviews, but Gravity is a true great)!所以,我这里也借用这个名字改头换面来作为本博文的标题。第二篇是英国科学政策作家Colin Macilwain以“太空探索的刺激是永恒不变的(Thrill of space exploration is a universal constant)”为题的世界观察(World View),认为《地心引力》提醒了人们如何继续开展鼓舞人心的科学研究和发现。
Nature就是Nature,原来影评也可以写得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因此,我只好待饶有兴趣地读完这两篇文章,并整理成汉语与本博文发在一起。无奈最近几天实在太忙,这篇影评从周日写到今天才算写完。
国际空间站前任指挥官Chris Hadfield在其“An Astronaut’s Guide to Life on Earth”的书中说:做最好的想象,做最坏的打算。这种哲学在太空飞行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宇航员在地面上进行“应急模拟”测试的时候,Hadfield就会抛出一系列意外和不幸的事件,以测试宇航员的反应和改善操作。比如,如何在轨道上处理威胁到他们生命的各种设施,如医疗应急设备损坏、发生火灾了、氧气不足了或者氧气罐泄漏了、出舱后牵引绳断了,甚至如何处理他人的尸体等等。这样一连串针对坏运气的训练脚本为《地心引力》剧本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也可能推动其票房――宇航员在外太空所有可能出错的问题几乎都被电影中的两位主角碰到了。
《地心引力》也体现了一些政治和科学方面微妙的象征意义。三大航天大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出现在银幕上,剧情中其不同的角色正好反映了在现实世界空间科学领域研究的状态。英国科学政策作家Macilwain也赞美电影的好处,是可以让公众感知空间科学,可以通过大众的眼睛进行太空探索。资助者和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对轨道上进行研究的真正好处说得模棱两可,特别是在极其昂贵的国际空间站上。最好的故事是真实的。即使现在最壮观的电影也不太可能会吸引和激发这一代人喜欢1969年7月的登月时获取的模糊地球照片。《地心引力》是一部虚构的作品,狂热的科幻迷们肯定会说好多年没有见到这样的作品了。
Macilwain说,对一个1969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附近长大的小男孩来说,在闪烁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有苏格兰名字的人在月球上迈开人类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怎样一种狂热。然而,自从1972年NASA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在欧美有关太空旅行的讨论由一些晦涩的讨论把持着:人类太空飞行是否属真的尖端科学。对孩子们来说,1969年的太空旅行、发现和科学都是一码事儿。我一直很奇怪,这应该拍一部电影的呀,现在《地心引力》的光荣使命就是提醒我们,这些东西依然存在。在欧美,一定程度上由于一些科学共同体的反对,人类太空飞行的雄心下降了,赶不上后起之秀的中国和印度,我对此感到痛惜。
作为一个太空迷,Macilwain显然对欧美目前在太空领域的进步和一些政策感到不满:回到1984年,在空间站计划即将开始的时候,本杂志还有一篇社论要求取消这个项目 (Nature 307, 1; 1984)。五年后,我爬过阿拉巴马州的胶合板全尺寸空间站模型。当1993年美国众议院投下否决的一票时,我正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当时,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在墙上有一个标语:“当人类没有想象力的时候,就已经灭亡了。”但是,仅有国际空间站是不够的:那是一种倒退。美国和它的合作伙伴建立了空间站,但现在正走下坡路,中国也在这样做,但正在走上坡路。这个政治逻辑是无情的。载人航天计划会团结和激励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你有公共资金(中国显然是有的),现在也没有更明显的优势了。只有努力才能带来回报。太空飞行,不像基因测序或晶片制造那样买台机器几乎人人会做。火箭科学毕竟是火箭科学,它是困难的,就连像日本这样在技术上最精湛的国家,也一直无法掌握它。
Macilwain显然对中国等在太空领域的进步感到有些酸溜溜的,他说:《地心引力》的一些情节,隐喻美国曾经控制的太空旅行现在成了火炬传递,交给了下一棒。Sandra Bullock饰演的女性宇航员,内心交融着决心与不确定性,带着我们所有的疑惑与恐惧进入太空。早些时候,国际空间站也曾被碎片击中过,当空间站瓦解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被撕裂得破烂不堪的美国星条旗降落伞。之后,她通过中国神舟的返回舱回到地面,滚滚下落的降落伞装饰用的是一种奇怪的中立颜色――红白相间的蓝色(说这是考虑美国人的感受)。
Macilwain也据此极力辩驳了阿波罗计划的成就。他说:有人认为阿波罗只产生了不粘煎锅,我觉得这没有说到点子上。我1989年造访了NASA分拆的电脑公司Intergraph,一个致力于发展RISC芯片的公司。这催产了SPARC处理器、廉价Unix工作站和现代计算机图形学。最终,这些强大的计算机产生的图像,也是导致的《地心引力》广受好评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由阿波罗计划推进的。这是需要集体努力的,但美国的自我意识认为创新来自于个人。阿波罗计划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没有公众属性的,是没有绩效奖金的,他们在推动至关重要的创新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计算和材料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在NASA成功之初,这是相当严重的缺陷。当时,宇航员几乎全部是男性,几乎清一色的白人。只到1983年,NASA才出现了第一个非洲裔宇航员Guion Bluford和第一个女宇航员Sally Ride。而俄罗斯早在1963年就把女性送入了太空(这个我有些奇怪,我记得Sally Ride被称为“女性进入太空第一人”的)。中国去年就这么做了,也就是载人航天9年之后(又是酸酸的一句话,但我很享受欧美人的这种酸楚)。
写东西的档次就在这里,将影片与科研政策联系起来就是非常高明的手段。因此,Macilwain最后抛出,许多科学任务能激发真正的信徒。有一次我与Nature杂志的工作人员到旧金山和加利福尼亚,遇到了几个近乎失业的落魄者,但他们认真地向我们介绍贴在卧室天花板上的人类基因组海报。无独有偶,寻找希格斯玻色子也吸引了全球的书呆子。但是能抓住每个人的想像力的科学使命是一件极为罕见和珍贵的东西。上周,在爱丁堡的公汽上我听到一个三岁小男孩对他妈妈说:“Ah want tae go tae the Moon”(翻译这句话颇费周折,多读了几篇,理解了作者是想说明小孩发音不清晰,意思是“我想到月亮上去”――I want to go to the Moon)。显然,妈妈撒了谎:“你会成为一个宇航员!”下一登上月球的不会是拥有苏格兰名字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甚至可能不是男性。然而,他们会激发某种封装在影片《地心引力》中的敬畏,会让Bullock和Cuarón轻易赢得2014年度的奥斯卡奖。
当然,Nature社论在最后也还是采用了落俗的纯影评式广告:奥斯卡是否已是囊中之物?舌头在别人的嘴里,想怎么说是他自己的事儿。有些物理学家一直在挑剔影片的细节问题,比如女主角在零重力条件下的头发问题,以及航天器的轨道似乎都是为方便角色而准备的(我好像也挑了这两条刺)。但是,当你看到这部影片的时候,这些都不重要了。《地心引力》是一部出色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叹为观止的、彻头彻尾激动人心的90分钟。更重要的是,去看的时候,请顺便带上一个易受感染的青少年(我恰好无意中这么做了,与读初中的儿子一起享受了这个时光)。
地心引力影评(二)
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回味从IMAX影厅走出来时的感受,全身颤抖麻木似乎在观影时倾尽了所有精力,也正是如此我也不断在努力去理性分析为什么《地心引力》能带来如此观影体验,而它是否真是传说中的“年度神作”,是否真配的上Metacritic的96分,烂番茄的97%以及IMDB的8.6?亦或只是高潮般的观影体验蒙蔽了观众的双眼?
要想分析《地心引力》是否是“伪神作”,那么首先就要从它的负面评论着手。我大致看了下几个外国影评网站以及前几天法国媒体首映式结束后的推特反响,负面评论虽然占极少数,但几乎都是炮轰《地心引力》简单通俗的剧情。这让我回想起前几年《阿凡达》上映后的情况,受到的不少批评同样也是“视效无与伦比,但是剧情太烂俗”。或许要想评价《地心引力》,《阿凡达》或许是必须提及的影片之一。两部影片同样用最顶尖的技术和出色的3D效果让观众在电影院里面感受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但两部影片也同样在剧情上备受指责,然而两部片却是根本上的不同。《地心引力》讲述的是两个宇航员在太空站被毁后,漂浮于浩瀚无尽的外太空努力求生尝试回到地球的故事。阿方索・卡隆在不少采访中都表示,《地心引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因为它的故事和风格都是如此现实,是基于现实的虚构,而非对未来的幻想,所以这样的设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心引力》在剧本上的创作空间,想象两个宇航员在外太空无依无靠的漂浮,能发生些什么故事?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完预告片后最大的疑惑。阿方索・卡隆和儿子霍纳斯・卡隆在这样的限制下完成了一个极其简单平铺直叙的求生故事,完整丰富,能让影片撑过90分钟,其实追求的也是“现实”的初衷,而《地心引力》中不少小概率事件,如“主角为嘛那么倒霉/幸运”之类的,也正是因为这忠于现实的初衷,为了让影片足够“商业化”足够精彩,才会出现刻意制造冲突设计惊险桥段的问题。
《地心引力》现实的设定致使其故事过于简单的同时出现剧情刻意的问题,而故事简单又导致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再次说回《阿凡达》,距离当时的观影热潮已经三年多了,但是它的故事还在你心中存有多少当时的“震撼”和“感动”呢?这同样也是《地心引力》的问题,就算我如此喜爱这部电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给观众带来的震撼体验仅限于现场那90分钟,让我着迷的同样也是那90分钟内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故事本身却并没有经得起时间沉淀的厚度,没有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当然这样说一部商业大片有点太装逼太挑剔,但想要把《地心引力》拉下神坛,似乎也只能找这些借口了。
那《地心引力》的故事难道就真的是坨屎吗?上文提到《阿凡达》是评价《地心引力》不可回避的影片之一,那么另外一部就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地心引力》可以让人联想到《2001太空漫游》,好些镜头都可以看做是致敬或呼应。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心引力》就像是极简版的《2001太空漫游》,极简到人人都能懂的好莱坞式剧情,然而在如此极简的剧情之下却也有生命重生隐喻等足够坚实的思想内核。这些内核在《2001太空漫游》中也有提及,虽然要想追赶那样的“真神作”还差个十万八千里,但它足以让《地心引力》区别于好莱坞普通大片。一个女人如何在失去所有希望和指望后的孤独绝境中生存,这看似极简的剧情,其实却是一个完整丰富并不空洞的故事,在这里“简单”并不等同于“烂”,反而是放大了化繁为简的魅力。
《地心引力》并非如普通好莱坞大片那样仅仅靠技术征服观众的电影,它极简的故事却包含了充沛的情感,这也是《地心引力》最让我惊喜的一点。得益于阿方索・卡隆的指导,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以及配乐摄影等各项技术环节的极致,《地心引力》将这个简单的“绝境求生故事”中所有的情感力量都挖掘了出来并无限放大,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并不仅仅局限于视听,而是所有感官全方位的情感释放,这其实反过来得益于故事的极简,才有足够的空间去营造气氛烘托情感。于是才有包括我在内的观众会有恐惧兴奋刺激紧张绝望感动悲伤释然等丰富的观影体验。
阿方索・卡隆的执导让他无愧于一个明年奥斯卡的最佳导演提名。大家都知道阿方索・卡隆执着于长镜头,《地心引力》中的长镜头虽然不少都是后期合成,但每一个长镜头都是绝对有效,并没有过度炫技让人以为在游乐园看4D电影的感受。《地心引力》中的长镜头大多都是持续移动旋转,在未映先热的那个片头16分钟长镜头中,阿方索・卡隆多次转换镜头视角,从客观到主观,从桑德拉・布洛克的视角到乔治・克鲁尼的视角,来去自如一气呵成。如此多的长镜头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观众彻底进入影片成为片中角色经历角色的所有感受。例如片中有一个长镜头,先是远景镜头中桑德拉・布洛克在黑暗无尽的太空中旋转,镜头逐渐拉进从全景到中景到近景直到特写桑德拉・布洛克的面部,然后镜头“穿过”桑德拉・布洛克的太空服面罩,贴近她的皮肤,捕捉她急促的呼吸和恐惧的眼神,最后镜头再转向面罩外,观众便从“围观群众”成为了桑德拉・布洛克,通过她的视角感受太空的震慑,同时也经历了的她的恐惧和绝望。而在这样的长镜头中,出色的3D效果则是锦上添花。其实3D从来都更适用于水下空中的运动镜头,而《地心引力》那样持续运动的太空失重悬浮式运动镜头则让3D效果事半功倍,真正做到了“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同样锦上添花的是视觉效果,在看《地心引力》前我以为明年奥斯卡最佳视效大奖非《环太平洋》莫属,然而看了《地心引力》后才意识到该片将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大奖。片中视觉效果成功呈现出震慑人心令人畏惧却又绝美惊艳的浩瀚太空,让观众在“WOW”的同时经不住战栗之感。
可是如此极致的技术支持是否足以让《地心引力》成为“神作”?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地心引力》是不是传说中的“年度神作”。在写完这篇文后我想这样说,《地心引力》或许并非神作,它其实是一部实验性和概念性都很强的好莱坞大片,我们在此之前从未见过一部好莱坞大制作用如此极简的手法讲述在一个密闭空间中两个角色的故事(想象哈内克的《爱》是发生在太空中的特效大片...)。今年另一部概念性很强的好莱坞大片《环太平洋》选择用俗套剧情来实现,而《地心引力》则选择了简化叙事,将技术推向极致的同时,最终仍让技术服务于故事和情感表达,这也让《地心引力》成为今年好莱坞最好的电影之一,而在综合指数上我想今年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与之匹敌。同时它也是必须走进电影远去“体验”的电影,因为这或许就是它的意义所在,重现电影最原始最纯粹的魅力,让观众走进影院去经历一个永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在短短90分钟内亲身体验故事中那些角色的所感所受,而在我的记忆中,如此极致的观影体验是我从未有过的。
地心引力影评(三)
文/江小鱼-V
在地球上方600公里的高空,温度在华氏+258度和-148度之间波动,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没有大气压力,没有氧气,生命无法在太空中存活。
电影一开始的长镜头非常美丽,蔚蓝色的地球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太空里一片寂静,只有对讲机里传来的行动任务指令,以及航天员科沃斯基絮絮叨叨的聊天,斯通博士正在重启通信卡,夏利弗在换电池模块,一切都进展顺利,飞行器稳稳的漂浮在太空中,宇航员们可以看见身后广阔的宇宙和面前令人心安的地球家园,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见证这样的美景的。此时的科沃斯基也笑着说,“有一点你得承认,这景色太美了,美极了。”
但是可惜这种祥和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宇航员们不得不从哈勃望远镜上紧急撤离,被导弹击中的卫星碎片引起了连锁反应,正高速朝宇航员所在的方向飞去,并且碎片波及到大多数卫星,宇航员与地面的通话随时有可能中断,很快的,宇航员的肉眼就已经能看到卫星碎片了。
不得不说,很少有灾难电影让我感觉这么无助,不管是《侏罗纪公园》,《狂蟒之灾》或者是《大白鲨》,它们都是在地球上,尽管它们很可怕,但是你知道脚踩着土地,背后必有一群并肩作战的人们。但是,在太空,一切都不同,没办法像在地球上一样扔掉一切负重狂奔,没办法脱离宇航服的保护,甚至没办法保证同伴时时刻刻和你在一起,在地球上随时都可以营造出来一个狭小的空间来获得安全感,但是在太空里,不存在“狭小”这个词,它有的只是无限的广袤,无边的绝望,不分上下左右,难辨东南西北,四面八方都是无限延伸的虚空,只有那颗静静漂浮的星球能给与唯一的慰藉。恐惧来自于未知,(www.huamate.com)浩渺太空里有太多无法预知的危险,就是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有时都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更别说是在太空里,在璀璨的群星面前。
科沃斯基把自己和斯通连起来,在太空里漂浮着,看到美丽的日出,聊起斯通的家乡伊利诺伊州苏黎世湖,斯通想起地球上的自己可能此刻正听着收音机。当自己漂浮在太空中时,地球上会有人抬头想自己吗?
撞上空间站的时候,连接绳断开,斯通的脚勾住了降落伞的绳索,一手拉着连接绳,试图把科沃斯基拽回来,此时的科沃斯基一旦脱开了连接绳,就会永远在太空中漂浮,看见太阳在地球的边缘升起又落下,直到氧气耗尽,成为太空垃圾。科沃斯基知道自己不会再有机会回到地球了,解下了连在自己身上的绳子,放手朝太空深处坠落。两个人各自调转方向,只靠着对讲机里的声音获得稍稍的安全感,
”Keep going, you can make it.”
“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要打破安纳托利的纪录了,而我创造的纪录估计很难再被打破了。”
“你应该看看恒河上的太阳, 太美了。”
科沃斯基一直说着,直到不再有通信讯号。
在穿越大气层的时候,斯通坐在飞行器里绝望地说,“在我看来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我带着一个传奇的故事平安地回到地球,要么在10分钟内化为灰烬。不管是哪种结果,我都坦然接受,无论结果怎样,这都是一次非凡的旅程。”
斯通最终还是坐在逃生舱里回到了地球,地球,多么美好的存在,斯通紧紧抓握着地下的泥土,百感交集,她仰头看着头上蔚蓝的天空,刚才还跟在她身后的飞行器碎片此刻全部在大气层里化成了耀眼的轨迹,她再也不用去担心那黑暗的,无限的深空了。斯通艰难的从地面站起来,好像婴儿刚刚学会走路那样,磅礴大气的配乐适时的响起,几乎让人热泪盈眶,此时的斯通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获得了新生。
《地心引力》是杰出的,由于是以太空为背景的故事,(www.huamate.com)所以需要用到很多的特效,但是并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反而更能让人身临其境。影片的中后部分基本上是一个演员的独角戏,但是丝毫没有给人以枯燥的感觉。其实我相当后悔没有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错过了在3D镜头下感受宇宙的机会。如果说特效或者表演对一部电影来说都是次要的话,那么最打动人心的其实是电影给人的震撼力,《地心引力》毫无疑问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关于太空的回忆,并且在看完电影的瞬间深深感受到自己仍在地球上的幸运。
人类,在探索太空的路上走得太过艰辛,多少成功,多少失败,多少代价,多少理想,人类一步步向太空越走越远。从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到“旅行者一号”历经37年的飞行,飞出太阳系再也不会回来,我们获得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我们知道地球外面有一个无限美丽的宇宙,我们也知道地球外面有无限潜在的危险,但我们依然要继续前行,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事物。
有一天,我们将会知道飞向太空是一次无比美妙的旅程,我们还会知道,一旦未来某天我们决定飞向太空不再回来时,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像许多人曾幻想的那样,星际旅行在遥远的将来或许将如远足一样普通,但在此刻,尚是一个美丽的绮想,请允许今时今日的我对美丽的星空抱有无限的幻想,并祝福几世纪后的人类能如愿以偿的飞向我们这一代人梦寐以求的宇宙。
如果有一天,能去到望远镜中所看见的星球,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
地心引力影评(四)
开篇即用字幕的形式介绍了太空的环境,为影片故事的发生做了大环境上的铺垫。
然后是正常的空间站任务执勤,气氛平静祥和,颇有诗意。
用《故事》里的原理来解构本片,第一个激励事件出现在10分钟左右,即为被击毁的俄罗斯卫星碎片引发了第一次空难。按照悉德・菲尔德的说法,这里也是影片的第一个情节点,影片的关键事件。
斯通博士(桑德拉・布洛克饰)和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饰)齐心协力回到了被卫星碎片摧毁的航天飞机,却发现飞机内人员无一生还。这一事件激励他们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国际空间站。戏剧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求生的渴望,而银幕动作的进行则由他们的求生意志催生出来。
接下来的这个旅程则颇似公路片的景象,他们飘荡在外太空的求生路线上,通过互相的交流来安慰彼此的心灵。斯通博士濒临枯竭的氧气资源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另外一个威胁则来自太空里的漫漫长路。
斯通博士讲述了自己女儿意外失事的往事,这个事件让这个角色变得丰满起来。
经过一段平静的旅行,斯通博士和科沃斯基来到了国际空间站。但更为严峻的形势考验着他们,在惊心动魄的“着陆”后,斯通博士终于在科沃斯基飘向深太空前拯救了他。然而这根救命的绳子不能支撑两个人沉重的生命,所以一个重要的选择摆在了两个人的面前。要么斯通博士松手让科沃斯基飘向太空,这样自己就可能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代价则是要付出科沃斯基的生命。这显然是电影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抉择之一,正是因为电影中的抉择,人物得以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科沃斯基的自我牺牲式的选择着实让人动容,这场戏让两个人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对于观众来说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人物。
《地心引力》是一个小规模的故事,虽然其成本并不小。在这个单纯的逃生故事里,如何让人物处于不断的选择和拯救之中就成了故事创作者的重要任务。稍有不慎,影片则会让人觉得无聊而沉闷。《地心引力》的情节设计上是成功的。当观众认为主角获得了暂时的安全后,更大的危险却在迫近。这迫使主角做出负载更多价值的选择,这种递进关系是戏剧发展的本质。
斯通到达了国际空间站后,一场火灾让她处于更加艰难的位置。当她意识到自己的救火行为不过是杯水车薪的时候,她选择了离开空间站。这里涉及到了人性的某个方面,我们在面临问题是,总是先考虑到保守的解决方式,当它不起作用时,我们才可能冒险选择更为困难但此时却是最佳选择的方式。
接连不断的灾难事故令角色处于绝境。我们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们替换了片中人物,为他们担忧,同时希望他们能有个好的结局,这是我们的普遍心理。
一个好的灾难片可能绝不会在最后一刻之前让主人公获得安全,所以本片在不断地给主人公制造着麻烦。当她要离开这个即将爆炸的空间站时,逃逸飞船却不幸被降落伞绳缠住,那么问题则是我们的主人公如何解决。
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必须被考虑,即我们在面临困难时会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一切如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在银幕上,那么它便是成功的。首先是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如果失败,我们可能会寻求新的途径,这个过程考验着我们的精神,随时我们可能被困难击败,选择放弃,然后将自己的生命断送。但是作为电影的主人公显然不能这样,他们必须以一个更加积极的姿态来面临这一切,作者可以让一些配角充当放弃者的角色。但在本片中,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角色只有两个,一个还已经被消灭了。
祸不单行,在斯通博士去除缠绕在飞船上的伞绳时,卫星碎片却风暴般向她袭来,她面临更危险的困难。还好是虚惊一场,这个大规模的毁灭场面有惊无险,斯通博士幸运逃生。偶然作为电影写作里的一个手法,它的运用不能泛滥,只能适可而止,否则我们只会觉得她太幸运了,简直有点失真。一旦观众这样认为,那么影片就流于虚假的境地,作者需要重新考虑他的设计了。
按照不断为主角设置困难的原理,斯通博士在幸运逃离国际空间站爆炸后却遇到了更为尴尬的问题。这个飞船的燃料竟然耗尽,显然她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放弃了。在经历了一个小时的挣扎后,我们的主角累了,她穷尽一切办法至此却不得不向命运妥协,可以理解。
接下来的这个段落用超现实的手法向我们进一步剖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诗意的段落,我们看到了一个悬念,一个心理悬念,一个梦。这个梦极好地展示了她内心的活动,这比一切从主人公口中说出来的具有心理表白意味的话语更有说服力。画面就是一切,活动起来的影像比人物口中的话语更让人动容。
在这个梦中,我们的主人公获得了求生的方法,她内心的求生面化作科沃斯基的形象与她的消沉面做了一个温柔的搏斗,最终这一切以正面意义的胜利而告终。
这应该就是影片的第二个情节点,一个重要的激励事件,它将故事引导至结尾高潮,本片中则是斯通找到方法到达天宫最终返回地球母亲的怀抱。
影片中的卫星碎片作为最大对立面撒旦般的存在,它时刻威胁着主人公的生存。在这个最大的冲突之下有着数个小的冲突,而这些小冲突都是由最大的冲突造成的。最大的威胁负责让观众和主人公意识到危险警报一直未解除,让他们心理上紧张起来。而小威胁诸如火灾,太空漂流等则负责刺激观众和人物,这一切以合理而科学的程式组合起来就造就了一个优秀的科幻灾难片。
终于,在一场绚丽至极的飞船烟花表演后,我们的主人公安然返回了地球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怎能不激动!这个结尾的段落无论从规模还是意义上都要超过之前的段落,这是肯定的,高潮必须要有高潮的样子,否则观众不会感受到高潮的情感意义,理性和感性在这一刻绝对不能脱节。
当主人公从船体爬出来,像个婴儿一样慢慢在大地上站起来时,我们怎能不感慨!这个故事至此结束,它是否打动了你?
《地心引力》在电影史的书写里会成为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而存在,它如此优美,如此简洁却又在关键点的描绘上如此真挚深刻而令人难忘,我爱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