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壁影评(一)
看过之后,我掩面长叹,努力回忆这两个小时里这部号称《画皮》续集的魔幻大片让我记住了什么,最后发现,除了柳岩那傲人身材的惊鸿一瞥就剩下邹兆龙手里拿着的那碗貌似味道异常鲜美的斋饭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食色,性也!
当年《画皮》以黑马姿态,轻松破亿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是人民群众在光腚总局的打压下对于怪力乱神题材太过于饥渴造成的暂时性票房爆发现象,但是当这部特效粗糙,剧情寡淡,武打乏味的《画壁》在国庆七天小长假之后强势破亿的时候,我则只能说人民群众对于电影这种精神食粮的饥渴程度大大超出了预期,以至于只要顶着魔幻名头随便加点山寨特效也能轻松地忽悠这群饕餮心甘情愿的买单,让发行商乐呵呵地赚得个盆满钵满。
不可否认,片中在贡嘎山取景的仙境相当迷人,可惜画面风格太过清新,毫无魔幻诡异的氛围。剧情所着眼的格局太小,好好的一个女人神仙国,原本该多加些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后宫心计,却让位于简单的为情所困。到最后更是发现原来整个仙境,只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威震江湖的姑姑不甘寂寞的冷宫。
提到特效,静态特效相当可观,打造的仙境道场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但是也算美轮美奂。一旦涉及到活物的形象,则立刻显得捉襟见肘了,石妖的动作迟缓、漂浮,与猫头鹰武士对打的时候显得滑稽异常。定海兽的形象太萌,毫无神兽的霸气,完全就是Q版的小龟。至于刑天兽则更像是从电子游戏里面跑出来的粗糙形象,毫无质感可言。
说起动作场面,我只能无奈的反问一句难道这部电影里面还有动作戏?谷轩昭作为动作指导的作用毫无发挥,让邹兆龙的好身手埋没在与几个女侍卫之间蜻蜓点水的过招之间,安志杰的猫头鹰守卫也是只会剃了眉毛装苦情。编剧你让这两个人来一场盘肠大战能扣你工钱啊!
再回到电影的主题-爱情。爱情究竟是让人舍命相许的灵药还是让人痛苦一世的毒药,这原本是一个可以发挥的命题,却因为孙俪和邓超的共同出演让结局变得毫无悬念。虽然芍药一直说自己是不计回报地在默默付出,但是我们都明白这只是为了最后朱孝廉的态度翻转作铺垫。虽说朱孝廉是被牡丹吸引而进得仙境,且当时朱孝廉也对其眉目传情,可是毕竟人家孙俪邓超是真夫妻,编剧无耻的利用了孙俪和邓超两位演员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情来吸引观众眼球,破坏了剧情的连贯性。
整部电影情节拖沓,表演做作,特效粗糙,造型土鳖,武打敷衍,没有阴谋,没有爱情,有的只是如过家家一般的闯关游戏,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
画壁影评(二)
电影《画壁》较《聊斋》中的原著做了很大的改动,原本是一个色即是空式的劝诫淫念的狐仙故事,现在成了一个真爱无敌的爱情抗暴记,于是一个本来适用于禁片的题材就变成了青春偶像电影。尽管如此,影片中还是有很多男欢女爱的情节踪迹,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东西也只能点到为止,但那些齐人之福、夜夜新郎的场面最终只能供人狎想,则与广大人民的主流低级趣味背道而驰。
《画壁》的创作班底在两年前曾制造过《画皮》的票房神话,但《画壁》已经没有了《画皮》的惊悚恐怖的影像特征,但故事的内核是一样的,就是赋予爱情超越一切的情感属性,而且《画壁》由于其知音体的对白和感情纠结而具有了更显著的阴柔气质,毫无疑问女性观众对影片的吸收程度明显会更高一些,曾经拍出《精武英雄》、《飞虎》等雄性荷尔蒙电影的陈嘉上再次成为妇女之友。
《画壁》中的这个仙境世界其实更像一个女子魔法学园,闫妮扮演的姑姑是严厉的校长,贯彻着禁人伦戒爱欲的治学宗旨,但这并不能真正禁止掉仙女们心底里的欲念,于是这看似秩序井然的一切在三个突然闯入的凡间男子面前瞬间土崩瓦解。有趣的是这里的仙女都距离特定年代的传统叙事中所应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她们会在私下讨论关于男人和爱情的各种肉麻话题,这样的场景宛若熄灯后的女大学生宿舍一样,呈现出黑暗笼罩下的活色生香。说话像文艺青年,举止如欲乱情女,这就是《画壁》所试图呈现的超越纲常伦理的仙女的后现代生活。其实这是个在中国电影中很难得的性情至上的主题,而这个主题的呈现也许是需要《大开眼界》那样的视觉冲击才能实现的,这里的性欲很难回避,而现在只能更多地用情的铺排去冲淡性的展示,于是影片最终表现出在某些地方欲言又止的无力感,而在情感的交流和抒发上又过分依赖对白,造成情感叙事达成的效率不高而且节奏显得有些拖沓。
《画壁》显然不是一部以动作为主打的魔幻片,但是也在视觉方面做了努力,影片中有不少魔法对决的场面,闫妮手中的小魔杖也给人以超越国别的联想,但这些东西也许都不会是最终能带给人回味的元素,把它当个魔幻爱情电影来看更恰当一些。片中邓超与孙俪的对手戏时常能引起笑场,夫妻档之间戏里戏外的交流总是能带给人一些遐想空间,但较之汤姆克鲁斯和尼克尔基德曼演《大开眼界》,《画壁》真是缺了一场邓超与孙俪的激情戏。
画壁影评(三)
看完《画壁》,突然有一句话突然浮现出来――“金刚怒目,菩萨低眉”。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无论是怒目的金刚,还是慈祥的菩萨,都是引你入道的一种方式。
我还想说,《画壁》让我想起了《玉蒲团》。只不过一个是以情入道,一个是以欲入道。
故事原型已经不重要了,那只是一个让陈嘉上导演演绎的粗略框架。实际上,陈导演也不太在意这个框架,他说:“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他只是想借助这个框架,表达一种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却又非常渴望表达的东西。如果说这个东西是爱情的本质,也未尝不可,但又不完全是。
一个书生、一个书童、一个山贼、一个老僧,代表了世间男子的四种类型:书生有智慧,但智慧在情感面前苍白无力;书童未涉世事,情愫初开,代表着对爱情最初的美好期望;山贼充满了恶性,却男子气十足,代表着爱情中“欲”的一面;老僧呢,代表着对爱情的最终极判断,他有大智慧,却也一样对爱情无能为力,断了情,却系着情,但他能让爱情升华,这一点比书生强。
九位女子,也象征着女人的九种美德:百合象征百年好合,不离不弃;雪莲象征纯洁坚贞,至真至纯;海棠象征娇盈欲滴,惹人怜爱;丁香象征成熟包容,贤良淑德;云梅象征性感妩媚,挠人心扉;翠竹象征朴实内敛,清淡高雅;牡丹象征国色天香,敢爱敢恨;芍药象征善解人意,清香慢溢;桂花象征不让须眉,刚柔并济。
陈导演就像贾宝玉一般,疼惜女子,深刻的了解女子的可贵。一部《画壁》,将仙境中女子的可爱可怜之处,表达的淋漓尽致。生活在仙境中的仙女,法力非凡,快乐自在。一旦被情欲所羁绊,就只能为男人而活。有人说仙境选妻那场戏,是在模仿《非诚勿扰》,简直是不知所云。千百年来,这世间本就是男子挑选女子,何曾真正有过女子挑选男子?牡丹的一见钟情,并不是挑选,而是赌博;云梅的梅花三弄,并不是挑选,而是放弃和被抛弃;芍药的付出和决绝,更不是挑选,而是无奈。
那么,男女之间的选择,能改变什么么?
牡丹一见钟情爱上了书生,这种强烈的爱,没有任何理由,往往会受到很多阻挠。阻挠的结果,是她自甘受苦,只为哪怕一丝的希望――爱人也愿意像她那样去爱。但她失望了,她的爱人与她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云梅更倾向于自己选择爱人,但办不到。第一段是孽缘――仙妖之恋;第二段是孽缘――肉欲之恋;第三段看上去很美,但傻乎乎的书童能满足她么?简直就是一段惨不忍睹的畸形之爱。
丁香、海棠、雪莲、百合,用山贼的话来说,“你们的本事太大了,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跟着我”?的确,如果从某个方面看,许多女子的成就都不在男人之下。但女子与男人不同,她们对情感的渴求更强烈,她们更倾向于:与其寻找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强,也愿意爱自己的男人,不如追随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却愿意守护自己的男人;与其伴随一个平庸无奇、不懂情趣的男人,不如掌控一个表面霸气、难以驯服的男人。这就是“英雄征服世界,美人征服英雄”的绝妙诠释。但有得必有失,选择山贼,也要承担随时失去他的风险。
翠竹既要友情,又碍于义气不敢表白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
芍药先被爱,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爱自己的人。这样的爱,在她天赋的智慧之下,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因为善良她不愿意伤害任何人,只能伤害自己。但伤害自己的结果却也同样伤害了他人。(书生的行为模式与之极其类似,都是聪明惹的祸。)在千般思虑之下,还是选择了放手,让男人做更大的事业,有更多的成就。
姑姑(桂花)的爱,极其复杂。她爱仙女如自己的女儿,建立一个让她们免受伤害的仙境,却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摧毁――其实,从石妖和书生闯入仙境的那一刻起,仙境就不存在了。她对男人的恨,源于刻骨铭心的爱,以至于她无法区分爱与恨。一个没有爱也没有恨的世界,只能是虚幻的。她并不迷恋权力,在她看来,对权力的追逐简直就像儿戏――但她却不能容忍背叛,尤其是她最爱的人背叛自己。但伤害过她的人出现在她面前,要求她再次放弃一切与之相随的时候,她仅仅有片刻的犹豫。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天堂和地狱都无可畏惧,成佛和成仙都无可留恋。
所有的这些仙女们,都有许多值得去爱她们的理由。但花落流水的命运,却是她们人生的缩影。
慧剑斩情丝是笑话,能用理性解决的爱情根本不存在。当书生看到牡丹和芍药都被困住的时候,他乞求能有解决的两全之策,但他不知道,造成这个困境的根本是自己。他的心里永远只能放下一个人,让两个人都不受伤害的路是没有的。以至于他直到亲眼看到所有一切都被毁灭之后,才真正愿意割舍。好在他还有割舍的机会。
只羡鸳鸯不羡仙也是笑话,爱情有苦有乐,没有经历过,无所谓放弃;到真正放得下的时候,其实就是愿意为对方承担一切的时候。爱到老时,会说:“你一定要比我先死,因为我不要你承受看到我先死去的痛苦。”天下哪有两全其美的好事?一旦面对抉择,往往舍弃比执着更需要勇气。
《画壁》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但留下了美好的东西。看完《画壁》,我们不会对爱情失望,我们不会去随意指责别人相爱的方式。在这一点的处理上,导演很有技巧,让你吃了药的同时,也偷偷塞了几粒糖到你的嘴里,以至于,你以为药是甜的。
但当你看得更透彻的时候,你总会知道,药不是甜的,只是它非吃不可。
画壁影评(四)
2008年上映的《画皮》在当年商业片中是个小异类。评价分化、恐怖特技修改,争议片断被删这些正常纷争不去管了。事实是外面一层恐怖、惊悚、法术、打斗的卖点元素很快便没有人再提了,反是在那个接近室内剧格局里讲述的多角恋情,成功击中许多观众心头柔软之处。(www.huamate.com)《画心》大热。以往只是此类作品中作为点缀的“爱”,被浓墨重彩地放到前台展示和讨论,和拉扯。这个局中每个人的纠结态都被一再放大,演变成了现代人种种困惑话题的一个注脚,如何保护婚姻,如何面对诱惑,如何成全他人,等等。
导演陈嘉上一直跟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片,这里面拍的都是我自己理解的爱情。商业上的成功,算是给了他一个信心,好像是即便是这么简单的事,只要努力去说,再包装好一点,会有人听见的。
于是有了《画壁》。
《画壁》里的陈嘉上没有丝毫变化,甚至可能变本加厉了。他依然坚定到几乎幼稚地去讲他想讲的东西,忘记了哪怕这些话题也许不适合一再地被翻炒,也许不适合手头的这个故事文本,也许不适合现在的这个阵容。
也许不应该是这个做法。
来对比下张之亮的《肩上蝶》,也许能看得更清楚。两者都是在几乎没有任何事件感的环境里去展现一个过程,然后在过程中传达作者想说的,但却许是观众不怎么在乎的一句话。所以无论你讲得多么清楚,都可能会被你选择的形式拖累。《肩上蝶》是文艺片,尚且还有着某种观影感受上的优势。简单说就是:我即使看着闷也是正常的。但《画壁》不行,不管内核是多么的文青多么的小资。它是实打实的商业作品,必须有一个依托的形式,给观众足够的杀必死。好,于是又魔幻。
对于最近的新魔幻这档子事,之前白蛇那篇文章也简单写了一下,就是国内的相关美学还是处在一个比较乱的状态里,素材很多,可以借的模板也多,插画有,网游也有。但电影一拍都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全凭关键人物一点头,特效团队就猛力使劲。倒不是说完全不该出现西方元素(比如广场的希腊式建筑群,包括安志杰整个外形的存在),毕竟它不是纯粹的古代人生活场景再现,但内在逻辑是否强大还是看得出来的。美工团队在上面的努力和探索,最终显出一种刚做到半成品就交货的感觉。这让人感觉是非常遗憾的,不管是对花出去的钱,还是他们花费的时间。其实本片的特技效果远不算坑人,几个大的场景构建总算是有点样子,大小 出场也有气派。石妖分体变形,刑天腾挪飞降,这些真人和CG交战的动作难度比几年前也上了一个台阶,只是依然无法在想象力展现上更上一层。
场景,打斗,光效,这些是最花钱的地方,预告片最强调的地方。但它们和导演最想拍的部分几乎没有太多关系。也许是这种天的生隔阂,最终导致了这个本来就“不接地气”的故事,在大部分观众面前只变成了一团模糊的光。
导演想拍什么呢?其实依然是纠结。男人的犹豫和茫然,女人的萌动和矜持。
这些都行,这些都可以拍,没人会反对。只是陈嘉上在把思考出的那个大结构落在实处的时候,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出了问题。硬的,软的,可控的不可控的。上映前习惯性高调地渲染那些本经不起透支的内容,说魔幻场景如何震撼,仙女神兽对战如何激烈,更导致这些问题在电影里集中起来反弹,更变成影响观众去观看情节、熟悉人物的障碍,于是最终让这个世界在建立起来之前就坍塌。注意,我们还没机会谈世界观的问题。
总之,大家就急着叫“雷”了。所谓的"雷"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落差。一种是落差太大,一种是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落差。
对于整个万花林的制作很奇怪,它,太不虚了。对比十几年前港片的习惯性处理,颜色很罕见地没有调白平衡,没有柔焦磨皮,没有渲染性的特写,也没有块状光,甚至也连干冰烟雾也没有,不知道是否跟蓝幕制作有关。所以当整个广场上,女孩子们穿戴整齐等着点名时,你看见的就是一群穿古装的女生。要观众在视觉上认可这是一个人间仙境,不太容易。
闫妮选错了,也许她是这个年纪里性价比最高的女演员,但应该许多观众第一印象里的“装腔作势”有一半是由她贡献出来的。海报上造型选取了最合适的角度,但电影里是动的,而且也一直让她宽厚的身体在走动,于是我们会看见属于闫妮本人的许多缺点被完全暴露。即便不管她由于过长时间出演的喜剧角色导致的定型,闫妮在姑姑这个角色的把握上依然不算抓住了焦点。我无数次假想如果这个角色是刘嘉玲夏文汐杨紫琼又或者巩俐会是怎样,显然她们会有毫无惊喜的稳定气场,让姑姑在不挥动树枝时能靠演戏来制造压力。可惜,都不是。作为故事Boss的她,手段狠不到让人心寒,性格变态不到教人咋舌,仅仅靠台词来发号施令,依靠她存在的所有构想就都打了折扣。
说到台词,是现在连导演自己在微博上也表示需要反思的一件事。对于一个古装故事,它太过于直白,过于现代,过于文艺。一方面是破坏这些仙女的飘忽感,加上对感情无知的设定,直接打成多年前的大学女生。尽管对于导演来说恐怕也只是想把她们当做普通女孩来塑造,但先立后破和没人认可是两回事,加上内地女演员还有略微气质差异和口音的特点,听着仙女一口一个“我告你吧”会很幻灭。另一方面像是显得有点急功近利地去表现人物内心了,虽然电影时长有限,人物线索也多,但当角色本身观众不认可时,她说什么也像是隔着三层衣服挠痒。
比起《画皮》,《画壁》最吃亏的一点是它缺乏一个凝聚所有人物关系的核心事件。《画皮》所有主角都跟“捉妖”有关,在“寻找”和“捉拿”的过程里才有人的感情互动。但《画壁》从开场三个人进庙时,关系就是像随便设置的。这种随便的感觉,在之后许多桥段的连接上总是若隐若现。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里,书生始终记挂的就是在仙境寻找牡丹,但这条线并不紧凑,也谈不上紧张。没有外在危机感,调动线索就很吃力,于是不能怪观众无视了导演着力安排人物内心的暗潮涌动。只有在拨开所有操作失误的雾障,认可假定出来的那些仙女的内心状态之后,你才能看到《画壁》到底讲了什么。
其实就一个男人,在懵懵懂懂地跟着一个比她更朦胧的女生跑了一圈之后,她忽然问他一辈子的事。这要求太高来得太快,他迟疑了。因为片刻的迟疑,她失去了机会并深陷危机。他内疚,于是回头去找她,吃苦,彷徨,被欺骗,被怀疑,冒险,几乎丧命。当她终于被营救出来站在他面前,问他喜欢谁的时候。他,喝止了笑嘻嘻帮他作答的书童。
他发现他追逐着的是只是责任,而心早已经在另一个自言自语的女人身上。普通人欲望的犹疑与挣扎一点也不剩地被这声喝止倒出来。她说,我知道你喜欢谁了,你不要讲出来。那一刻,她应该也听到了“啪滋”,重要的东西,在耳边破裂的声音。
少废话,这不也就是《大话西游》在讲的吗?那个你一直以为你最深爱的人,其实只是把你引向你真正一生所爱的理由。
很高深?很高明?谈不上,只是,绝不是毫无价值。但这个无言瞬间来得过晚也缺点从容,在那个时刻,大多观众的眼里,这些男女之间意味复杂的纠结被盖在了无数杂音之下,银幕里站着的只是堆莫名其妙的演员罢了。
《白马啸西风》用尽力气破局,最终是为了回到了那个无解的终极问题,《画壁》其实就是把这问题乘了个倍数,再做一次交缠。但它没法只提问,于是还要打,要闹,并用了个非常别扭的方式来收尾,将本来就不重的事变得更轻了。这也是让主题减分的一处昏招,所谓佛理众生一场空的说教不要去理,先不尝甜,哪会知腻。比之《大话西游》,当然是葡萄会玩得多。他笑嘻嘻地说着看来无意义的话,然后再一本正经地重复一遍,《画壁》这样单纯的叙述则彻底变成了干硬的自我冻结。
所以最后会想,如果导演能把这故事处理得更贱一点,变成疯狂喜剧,或者坚持走黑色路线,人物在《倩女幽魂》式的重重求生关卡里扑腾,又或是索性拍成有色情元素的所谓禁片,应该都不会被攻击成现在这个样子。魔幻并不怎么加分,演员亮点只是闪烁,所以直观效果变成了,除去大部分观众不理解的纠结和大部分观众无所谓的特技打斗,无甚可关注。
《画壁》不是部出色的电影,但我对导演保留一点尊敬。在商业表现疲软的90分钟里,我得到了“翠竹默默拿毛巾擦着相公的手”“牡丹说‘我知道什么是爱了’”“芍药说‘我知道’”这几个瞬间,它们不会让电影忽然变成经典,但会让我记住这前后瞬间里撕出了伤口。
其实真的不清楚,“诚心诚意地娱乐观众”和“娱乐外诚心诚意想说点什么”这两件事都产生了和目标的偏差时,哪件更令人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