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术大全
  • 销售话术
  • 汽车话术
  • 房产话术
  • 客服话术
  • 电销话术
  • 保险话术
  • 理财话术
  • 邀约话术
  • 招聘话术
  • 赞美话术
  • 招生话术
  • 淘宝话术
  • 面试话术
  • 回访话术
  • 导购话术
  • 贷款话术
  • 微商话术
  • 催款话术
  • 聊天话术
  • 促销话术
  • 招商话术
  • 微信话术
  • 投资话术
  • 自媒体话术
  • 销售管理
  • 销售技巧
  • 网络营销
  • 营销方案
  • 渠道销售
  • 团队建设
  • 团队精神
  • 团队口号
  • 团队名字
  • 执行力
  • 心态管理
  • 团队协作
  • 提成方案
  • 管理系统
  • 出差管理
  • 销售利润率
  • 会议营销
  • 销售必备
  • 销售故事
  • 销售口号
  • 销售书籍
  • 销售名人
  • 销售名言
  • 销售计划
  • 销售总结
  • 销售合同
  • 祝福短信
  • 销售心得
  • 销售日志
  • 销售心理学
  • 销售视频
  • 促销方案
  • 推广方案
  • 年会方案
  • 培训方案
  • 活动方案
  • 拓展方案
  • 营销策略
  • 销售流程
  • 售后服务
  • 职场天地
  • 职场法则
  • 职业规划
  • 面试技巧
  • 职场故事
  • 住房公积金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医疗保险
  • 养老保险
  • 劳动法规
  • 感谢的话
  • 时间管理
  • 升职加薪
  • 跳槽攻略
  • 拓展心得
  • 职场英语
  • 创业故事
  • 就业前景
  • 职场维权
  • 职场笑话
  • 企业管理
  • 岗位职责
  • 员工手册
  • 员工福利
  • 规章制度
  • 绩效管理
  • 企业文化
  • 领导艺术
  • 企业战略
  • 品牌经营
  • 人力资源
  • 财务管理
  • 工作管理
  • 小游戏
  • 辞职报告
  • Excel教程
  • 转正申请书
  • Word教程
  • PPT教程
  • WPS教程
  • 表扬信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放假通知
  • 工作证明
  • 离职证明
  • 竞聘演讲
  • 领导致辞
  • 员工评语
  • 开场白
  • 自荐信
  • 求职信
  • 请假条
  • 任命通知书
  • 检讨书
  • 励志名言
  • 青春励志
  • 励志口号
  • 励志演讲
  • 励志作文
  • 高考励志
  • 名人名言
  • 励志签名
  • 励志英语
  • 励志格言
  • 励志语录
  • 励志网名
  • 励志对联
  • 励志诗句
  • 座右铭
  • 励志歌曲
  • 励志人物
  • 励志电影
  • 励志故事
  • 为人处事
  • 经典台词
  • 人生哲理
  • 励志书籍
  • 演讲口才
  • 销售口才
  • 领导口才
  • 职场口才
  • 名人口才
  • 主持人口才
  • 恋爱口才
  • 演讲手势
  • 即兴演讲
  • 少儿口才
  • 口才训练
  • 消除紧张
  • 礼仪大全
  • 商务礼仪
  • 会议礼仪
  • 坐姿礼仪
  • 礼仪常识
  • 个人礼仪
  • 社交礼仪
  • 服务礼仪
  • 涉外礼仪
  • 着装礼仪
  • 电话礼仪
  • 西餐礼仪
  • 中餐礼仪
  • 面试礼仪
  • 公关礼仪
  • 鲜花礼仪
  • 握手礼仪
  • 接待礼仪
  • 敬酒礼仪
  • 观《铁西区》有感

    发表时间:2022-04-24  热度:
    观《铁西区》有感

      观《铁西区》有感

      原创: 郑希亮  荆棘鸟

      铁西区,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建制于1938年1月1日,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一五"期间,沈阳作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企业高度集中的铁西区是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有3项在铁西区。

      1952年9月23日,工人村开始建设,共建有5个建筑群72幢三层砖混楼房,建筑面积99012平方米,工人村建成后,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在全国率先引导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住宅潮流。

      1984年铁西作为一个计划经济典型特征最为突出的老工业区,在改革企业管理机制上开始了探索和尝试,并从1986年开始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但从9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严重问题,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下岗潮。

      王兵导演拍摄于2003年的记录片《铁西区》,耗时18个月拍摄,素材带有300个小时。片中,导演站在镜头后面,不加任何评论,不与拍摄对象互动,用DV以最原始的方式,记录了1999年至2001年间铁西区这个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没落。

      《铁西区》正片长达9个小时,分为《工厂》、《艳粉街》、《铁路》三个部分,时而琐碎时而连贯,不能说扣人心弦但却充满震撼。

      这部记录片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看豆瓣上的评分,观看的人数不多;但在国外,对这部记录片的评价很高,2003年获得法国马塞记录片电影节最佳记录片,2003年获得日本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最佳记录片。2014年,英国电影学会与全球200多位评论家、影展人和制作人,共同评选出了影史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铁西区》排名第17,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假期的时候,我差不多利用一整天的时间,看完了这部记录片。因为是用DV拍摄于十多年前,只找到了清晰度一般的版本,我看的据说是根据法国DVD版压制的,虽说有中文字幕,但质量一般,好在片中说的都是东北话,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听着毫无障碍且倍感亲切,而且片中的一切曾经那么熟悉又亲切,感谢导演记录了一群人曾如此这般的活着!

      这部片子是否在国内公开发行或上映过,从公开渠道无法查询到,但基于你懂的的原因,我不想写过多的评价。而片子的内容有些冗长,充斥着大量的空镜头、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不可分辨的对白,个人感觉,超长的篇幅对影片的容和思想实在是裨益无多。加之这应该算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吧,内容有些灰暗压抑,所以,也不推荐朋友们找来观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片三部分的内容,相关内容大多来自网络,应该不会犯错误。

      第一部分《工厂》长达近四小时,记录该重工业区三家大型工厂最后阶段的正常工作和拆除,中间大段的是工人的劳动、休息、争斗、洗浴、疗养、娱乐、嘱托、抱怨、彷徨、愤怒、热情、无奈、绝望、焦虑、感伤。

      影片直接从车间内休息的场面开始,接着是洗浴、争斗,他们谈论的内容主要是喝酒和赌钱。严肃的话题是哪一家工厂又黄了、那家厂的工人的出路。然后是漫长的工作场面。从一个庞大的厂区掠过,到另一个厂区,又是漫长而费解的工作场面。金属泡在酸性溶液中,空气中漂浮着蒸汽,工人手中拿着些现在早已不多见的工具。

      间歇时,有个小班组开会的场面,班组长对大家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上班,大家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注意安全问题。

      然后是最后一天上班的情况。

      明天工厂会变成什么?

      几个月之后,若干工人回来在休息室和车间里转悠,看还有点什么零碎可以拿走。

      疗养院是为一些从事污染工作的工人预备的,是乡下的几排平房,与干校、三线工厂的早期宿舍差不多,板床上下铺。一群大老爷们无所事事,连扑克都懒得打。两个胖爷们光着膀子躺在一张单人铺上。

      公共休息室提供给大家的唯一娱乐是台电视,先后三次休息场面一次是工人自己唱歌、二是主旋律电视歌舞晚会、三是看毛片。前后三次他们的表情、姿态都出奇地类似,以木然为主。有片小池塘,俩胖爷们用塑料袋在里面走来走去捞鱼,水刚到膝盖深。可过了一会抬上来一位,别人说是淹死的。同事们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公家给多少抚恤,他们觉得应该是三万元左右。

      然后就拆了,高大的厂房成了一片瓦砾,只剩一根光秃秃的烟囱。

      第二部分《艳粉街》长三小时左右,所谓艳粉街,就是一片平房,垃圾堆在平房之间。

      影片开头是大雪中的彩票销售大会。前半段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下岗的工人们聚集在一家小卖部议论如何发财,"吸烟伤肺、喝酒伤胃、桑拿太贵、到歌厅高消费、打麻将赌博你干扰社会,买点彩票经济又实惠",无名彩票宣传员的口才丝毫不亚于赵本山,但撤场后的凄冷却使之前的热闹显得愈发荒谬。他们相互叙述别人如何发财的故事、琢磨捣鼓报废车辆跑两年运输等;

      另一部分是情人们的生活,17~20岁的七八个男女,个别还染着黄毛搞得象个韩国人,互相写情书、送花、约会、分手。他们到小卖部来的时候与他们长辈的闲聊完全不一样,只聚在电话周围,打完了就走。一个挺好看的女孩子被男朋友甩开了,满脸惶惑的站在平房与垃圾堆之间的黑雪堆上。

      艳粉街是工人居住的棚户区,一群十七八岁的男孩经常聚在一起追逐女孩或彼此消遣。

      值得注意的是艳粉街中的那个小商铺,它成为唯一的公共聚居地,就如同《六人行》中的中央咖啡馆,是年轻人休闲、娱乐、商讨事宜的重要场所。

      假如你有烦恼,不管是什么样的烦恼,到咖啡馆去!

      假如你的女朋友没空,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到咖啡馆去!

      假如你想当一本正经的官员,或想做名医生,到咖啡馆去!

      假如你在心理上濒临自杀,到咖啡馆去!

      假如你到处找不到你的信仰,到咖啡馆去!

      皮特・阿滕伯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咖啡馆之歌》显然要比"我不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些广告用语高明得多,即使这个人称"维也纳疯子"的天才诗人最终真的被关进疯人院,但维也纳中央咖啡馆却成为其心中永恒的避风港。而艳粉街中不起眼的小商铺也有同样的功能。(www.huamate.com)那些男孩子的炙热情欲洋溢在小店铺的四周,老板娘宣读着其中一个男孩的情书,私人信件在类似于中央咖啡馆的公共空间接受众人的审视。

      影片的后半段叙述了2000年末,棚户区房屋的拆迁改造,人们为了争取应得的新房面积,与开发商明争暗斗。他们竭尽一切所能来为自己争取权益,然而在雄厚的资本面前,艳粉街人依旧持续着他们的弱势地位。弱势甚至成为这里祖祖辈辈人的传统。

      在几年以后,艳粉街的人们仍旧可以回到这片土地上,只不过届时他们已被钢筋混凝土修葺的高楼大厦硬生生地隔离,这群少年将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真正意义上的私人空间,但是他们的嬉笑打闹也只能成为日后重逢时的"聊资",只能追忆,无法重拾。

      第三部分《铁路》长一个半小时,铁路就像是铁西区的皮下血管,连接着各个厂区、生活区。它纵横交错,是铁西区的入口,也是它的出口。在铁轨上运行的火车自诞生那天起就进行着漫长的巡礼,见证着这个工业重镇的日益衰老。

      铁路货场周围一些没有户籍和固定住所的人员,以捡火车上的货物为生。名叫杜锡云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大儿子杜洋,20年来一直为这个火车班组服务,这一老一少父子俩相依为命。

      十几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父亲一天的杜洋对父亲有极深的依赖感。当杜锡云因违规倒卖而被公安局拘禁时,沉默的儿子崩溃了,他茫然彷徨,拿出父母的照片,相片上的父亲、母亲衣着清爽,远没有如今这般落魄,随着屋内钟声响起,镜头又定格到杜洋的脸上,这时的他已是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铁西区》中的三部影片的结尾都显得那么突然,给人戛然而止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对"同时的消亡与衰败"最好的诠释吧。

      网络上的评价说,《工厂》极其震撼,《艳粉街》较为琐碎,《铁路》充满了辛酸。看完后,感觉评价还是很恰当的。

      仅记于2018年09月24日23时10分。

    转发.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图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